
中国小吃:四川风味|内容简介......
《中国小吃》系列,包括:北京、天津、山东、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广东、福建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陕西、安徽共十三本。
这套书在各地小吃种类的搜罗和制法的记录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许多人不知道,我国针对小吃制定有详细的行业标准。在六七十年代全行业公私合营之后,各地商业部门都要针对各种小吃品类制定成本核算卡。一个烧饼,要用多少面、多少芝麻酱、多少小茴香,材料成本是多少,利润是多少等。
四川小吃,源自民间,历史悠久。巴蜀民众自古喜爱小吃。早在三国时期就有:“食品馒头,本是蜀鐉〞之说。相传诸葛亮南征孟获,将渡沪水,“土俗杀人首祭神,亮令以羊豕代,取面画人头祭之”,从此始有包子、馒头。到了唐宋时期,春卷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的应季美食,“春日春盘细生菜”。“小饼戏龙供玉食,今年也到浣花村。”这是诗人陆游描绘当年成都小吃之精细、展销场面之热用的佳句。一千多年来,四川小吃在历代民间主妇、官官家厨、楼堂店馆名师妙手的继承、创新之下,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,地方风味十分浓郁。如:乐山的棒棒鸡,自贡的火边子牛肉,泸州的白糕、五香糕,宜宾的燃面,南充的川北凉粉、羊肉米粉,大竹的醪糟,达县的灯影牛肉,不胜枚举。成都、重庆的名特小吃,广集全川佳珍,应市不绝。在成都,遐迩闻名的赖汤圆、担担面、龙抄手、钟水饺、珍珠圆子、叶儿粑、夫妻肺片、三合泥、蛋烘糕、鲜花饼,以及痣胡子的龙眼小包,治德号的小笼粉蒸牛肉,香气袭人,丰富多彩。在重庆,小巧玲珑,滋糯甘香的山城小汤圖、鸡蛋什锦熨斗糕、麻辣牛肉、提丝发糕、八宝枣糕、鸡丝凉面等,各类小吃琳琅满目,争奇斗艳。现在,四川各地常见的小吃品种多达五百种以上。
四川小吃用料广泛,制法多样。所用主料遍及稻、麦、豆、禾、黍、果、蔬、薯、蛋、禽、畜和多种山珍;在制作方法上有煎、炸、烤、烙、烧、炒、烩、蒸、煮等十几种;其口感上的特点是咸、甜、麻、辣、酸、香、酥、脆、嫩、鲜。四川虽位于西南,但擅长制面食。仅面条、面皮、面片等汤类品种就有近百种;带馅馒头威、甜、麻、辣有数十种之多;温江地区常见的锅魁(烧饼)就有三十余种:白面、椒盐、葱油、酥麻、混糖、包心、包酥、抓酥等,花色皮形,各式各样,食用方便,物美价廉,城乡民众异常喜爱。
四川小吃制作精细,尤其强调传统的选料和烹制工艺。如制作豆花,要求严格选豆、泡发、磨奖、摇浆、熬浆、点卤;制作阆中白糖蒸馍,采用传统发酵法,成品松软绵实,滋润甜香,久存不变质,回笼不破皮,食之味鲜如初。
四川小吃在调味技艺上颇为独到,咸甜麻辣酸复合调味中,尤以善调麻辣双味而著称。在调制常用的熟油辣椒时,可根据不同要求,分别取色、取香、取味。在使用红油上,必须因时因人而异:冬春宜重,夏秋宜轻,好者可重,恶者宜轻。在复合味的调制方面,讲究一味为主,他味相辅,各味兼备,巧配妙合,相得益彰。成都铜井巷素面、钟水饺、豆花面以及南充的川北凉粉等,进口辣香浓郁,辣香中突出咸鲜,回味中又略带甜酸,虽然都是辣味小吃,但是辣的分寸不一,各有千秋。
四川小吃还很讲究吃的艺术,小吃配大嚼,大喟带小吃。这是四川饮宴中的两个显著特点。由于小吃小巧量少,花样多,质量高,适应性极强,单吃、组合吃、调剂各类筵席,配搭各种肴鐉,提供茶点、酒会、冷餐会的主辅食品,携带旅行,馈赠亲友,十分方便,因而需求量不断增大。现在,四川小吃生意兴隆,烹调技艺花繁叶茂。个体、集体、国营多种经济成分、多种经营方式的饮食业网点正在莲勃发展,并从中涌现出一批小吃名店。象成都的 “青碧居”、“珍珠圆子”、“蜀都小吃” 店,重庆的“小宾楼” 等,都已成为综合小吃的专营店。在这里,进一餐配套小吃或一席小吃筵席,即可品尝到全川各类不同区味、多种不同口感的名特小吃,使你留香齿颊,回味悠长。

⏬⏬
PDF版:蓝奏┇夸克
